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財華洞察|季績超預期,中芯國際為何漲不起?
原創

日期:2022年5月16日 上午9:59作者:方也 編輯:May
財華洞察|季績超預期,中芯國際為何漲不起?

在代工大佬台積電(TSM.US)年内第二次提價,全線加價6%之際,科創板和港股主板上市的中芯國際(688981.SH, 00981.HK),也公佈了一份超出其業績指引的2022年第1季業績。代工產業形勢大好,卻未能抵擋資本市場的頹勢,這又是為什麽?

根據國際會計準則編制的2022年第1季業績顯示,中芯國際的收入同比增長66.89%(按季增長16.57%),至18.42億美元。強勁的收入增長主要受到產品組合優化,帶動平均單價環比增長13%,以及出貨量環比增長7%所帶動。

2022年第1季,中芯國際的晶圓付運量(8寸等值晶圓)達到184萬片,產能使用率達到100.40%。見下圖,不論晶圓付運量還是產能利用率,均到達高位水平。

財華洞察|季績超預期,中芯國際為何漲不起?

在收入強勁增長的同時,中芯國際的毛利率也得到了較大的提升,毛利率按年提升18.07個百分點,較上一季度提升5.75個百分點,達到40.73%,見下圖,高於該公司在公佈2021年第4季業績時提供的預估空間36%-38%。

財華洞察|季績超預期,中芯國際為何漲不起?

毛利率超預期,或主要得益於其原定的部分工廠歲修延後,以及疫情對其天津和深圳工廠的影響低於預期。

筆者認為,其所使用的原材料仍為去年累積尚未漲價的庫存,而產品組合優化提升了產品平均價格,在售價增加而成本維持較低水平的推動下,毛利率得以提升。

該公司的2022年第1季毛利按年增長199.97%,或按季增長35.72%,至7.5億美元,增速均超過收入。季度EBITDA(扣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同比增94.96%,或按季下降2.61%,至11.36億美元。股東應佔淨利潤同比增長181.49%,或按季下降16.21%,至4.47億美元。

毛利率超出預期,淨利潤按年大增,並未為中芯國際在資本市場赢得面子,在公佈業績之後,其A股股價延續跌勢,H股股價也先揚後抑,到收市才重回升軌。

按道理,業績勝預期,而且晶圓代工正處於供不應求的好景氣,應該可以為中芯國際爭取到足夠的好感,為什麽投資者就是不賣賬?

筆者認為,其第1季的優異業績很可能維持不下去應是主要的原因。

行業更新趨勢由全面緊缺向結構性緊缺轉移

在業績發佈會上,管理層提到:經過接近半年的市場消費和積累,特别是國内嚴控疫情階段後,行業更新趨勢已經從全面緊缺向結構性緊缺轉移,消費電子、手機等存量市場進入了去庫存階段,開始軟著陸。

而高端物聯網、電動汽車、顯示器、綠色能源、工業等增量市場尚未建立足夠的庫存,對產能、技術創新和客戶體驗服務提出了更高、更緊迫的要求,這些都符合其之前的預期。

2022年第1季,智能手機和消費電子領域的收入佔比分别下降至28.70%和23.10%,相較上一季為31.20%和23.70%。智能家居和其他類别佔比上升,由上季的12.70%和32.40%,上升至13.80%和34.40%,符合該公司對市場需求判斷及產能分配的安排。見下圖。

筆者猜測,中芯國際提前做好預判,並據此投入資源,應是其第1季業績表現理想的一個原因。

財華洞察|季績超預期,中芯國際為何漲不起?

但是,第2季的情況或許不太樂觀。

產能擴張如期進行,但折舊將增加

2022年第1季,中芯國際增加了2.8萬片折合八英寸的產能。管理層在業績發佈會上提到,預計今年年底,其產能總增量會超過去年。

行業研究機構IC Insights預計,2022年IC晶圓產能增幅或為8.7%,見下圖。

財華洞察|季績超預期,中芯國際為何漲不起?

中芯國際的管理層也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目前晶圓產能還是個位數成長,雖然這兩年晶圓廠都增加了產能擴張的步伐,但由於供應鏈緊缺,配套設施的缺位導致產能擴張無法在短期内實現,這導致了終端客戶在地需求的增加,也產生了在地化的產能缺口。

由於中國是最主要的電子消費品供應商,在地化應該有利於中芯國際等代工廠的發展。但是供應鏈短缺或是制肘其產能擴張的一個因素。

中芯國際今年全年的計劃資本開支約為320.5億元人民幣,主要用於持續推進老廠擴建及三個新廠項目。管理層在最新的業績發佈會上表示,其預測數據已經考慮到產能裝配延遲的潛在影響,預計今年的產能擴張可如期進行。

但是,由於物料價格上漲,其新生產線裝配的設備價格已有所調升,筆者認為,產能投產後,中芯國際的折舊開支將增加,這或會增加其經營成本,蠶食其利潤。

產能使用率的影響

管理層提到,第2季廠房做閉環(主要是上海),但現在仍無法做確切完整的影響預估,影響是有的,但到目前為止還不是特别大,要到結束後才能作出整體評估。除了工廠内部影響外,對長鏈的影響也值得關注,亦即晶圓在封裝運輸等流程的影響,這一影響到底有多大,還要等待局部地區疫情完全結束之後才能給出確切答復。

不過,當前疫情對上海工廠的影響,會通過後續的生產加速和其他廠區的產量增長來補償。

對於對訂單的影響,目前(4月和5月)影響的訂單到第2季度末(6月底時)應基本有能力恢復。管理層表示,客戶已經下發的訂單,前段時間交付得慢一點,但到六月底時還是可以交付,但是從今天到接下來這段時間的影響,可能沒辦法在第2季完成,具體或取決於局部地區生產具體受到的影響。

全線加價不切合實際?

代工廠面對的是堆疊的訂單和上遊物料供應商的提價。不僅中芯國際正全產能甚至超產能運作,台積電和聯電(UMC.US)等老大哥均全產能運作,面對成本增加的壓力,台積電已接連提價將成本轉嫁給客戶,近日更全線漲價6%。

被問及會否跟隨,中芯國際表示:在漲價方面,該公司跟行業内其他的同行狀況不完全一樣,中芯國際的原則是跟客戶友好地協商,考慮長遠的戰略合作,確保雙方共赢,而非圖短期之利。部分客戶可能會隨之而漲起來,但部分可能加的沒那麽多,還是靠協商來做,不能一蹴而就。

但是在產出端,各方面的物料價格都在上漲,漲幅也不小,中芯國際也提到,漲得少的有單位數,漲得高的可達30%以上,其早前也有預告,覺得物料漲價因素會增加其生產成本、員工成本,或導致成本增加10%,蠶食掉至少10%的毛利。

換言之,不僅產能建設面臨供應商的加價壓力,在生產方面,代工廠也面對生產成本增加的壓力,而規模較小的代工廠,其對客戶的議價力可能沒那麽強,議價的能力或不如頭部廠商。在產品加價不足,而生產面臨成本壓力的狀況下,它們的毛利率受到擠壓就不足為奇了。

中芯國際對客戶的議價力或可體現在其加價能力上,第2季能否因應市場形勢加價,或可反映出其能力。但成本上升卻是板上釘釘的事,在此前提下,第1季高逾40%的毛利率恐怕難以維持。

總括而言,未來將有三個因素影響中芯國際的毛利率,包括延至第2季的年修和局部疫情,以及材料、人力成本和產能折舊增加。

因此,中芯國際預計其2022年第2季收入按季增幅為1%-3%,相較第1季的收入按季增幅為16.57%;第2季的毛利率指引為介於37%-39%之間,而第1季的毛利率為40.73%,對2022年第2季的業績指引明顯較第1季保守。

筆者認為,成本的負面影響到第2季逐漸體現,上遊供應鏈對其生產影響的不確定,正是中芯國際股價逆向下行的主要原因。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4月14日
財華聚焦|芒格之後,葛衛東也「翻車」?安恒信息浮虧1.7億元
4月13日
元宇宙視界|NFT數字藏品平台上線!藍色光標「元宇宙」賽道初成
4月7日
消費大時代|傳統商超2021年集體折戟!轉型之路漸起,如何穿越迷霧?
4月1日
【資本力量】農夫山泉與萬泰生物,國内首富鍾睒睒的「兩大王牌」?
3月1日
【IPO前哨】粉筆教育粉墨登場!卻難在扭虧的「試題」上……
3月1日
【預見】「東數西算」利好國產服務器,中科曙光「曙光將至」?
2月28日
新經濟風雲錄|「果鏈」重要檢測公司擬上市,思林傑首季淨利最高增9倍!
1月28日
財華洞察|蘋果季績創新高,質優價不美?
1月28日
【趣點】寧德時代淨賺約140億!「萬億寧王」更上一層樓?
1月28日
【預見】醫療器械「大省」廣東制定行業發展路線圖,哪些企業或受益?

視頻

即時快訊

17:38
財政部、稅務總局明確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
17:30
中遠海能:一季度淨利潤12.36億元 同比增長12.76%
17:25
魯商服務(02376.HK):王忠武辭任總經理職務
17:23
北京汽車(01958.HK)一季度歸母淨利潤同比減少28.89%
17:19
交通銀行:2024年第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1.44%
17:14
東興證券: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64.28%
17:05
路勁(01098.HK)首季已簽訂合同額31.31億人民幣
16:56
招商局置地(00978.HK)首季合同銷售總額同比降32%
16:54
海螺水泥:第一季度歸母淨利潤15.02億元 同比下降41.14%
16:53
邁瑞醫療: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22.9%